塑件分類是指根據客戶的要求,按照合理的注塑工藝和bmc模具結構,對一個或多個塑件進行對齊。塑件的順序與BMC模具結構和塑料可制造性相輔相成,對后續的注塑成型工藝有直接影響。分類時,考慮對應的bmc模具結構,分類調整到滿足bmc模具結構的條件。
從注塑成型工藝的角度來看,應考慮以下幾點:
(1) 流動長度。每種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流動長度。如果流長超過工藝要求,則膠料未滿。 (詳情請見厄運章節)
(2)流道廢料。流道的長度和截面尺寸應盡量小,以保證在所有型腔都被填滿的前提下流道的浪費
(3) 澆口位置。如果柵極位置影響結的排列,則需要在排列之前確定柵極位置。如果有多個型腔,澆口位置要統一。
(4)供膠均衡。粘合劑轉移平衡基本上是指在相同條件下同時填充所有腔體。
為滿足供膠平衡,一般采用以下方法:
A)按平衡分選,適用于膠件體積基本相同的情況。
b) 將較大的橡膠部件靠近主流道,將較小的橡膠部件遠離主流道,然后調整流道和澆口的尺寸以平衡粘合劑供應(有關流道和澆口設計的更多信息,請參見第9 章)。
注:如果大小橡膠件的重量比大于8,應與產品設計者協商調整。在這種情況下,很難根據平衡要求調整流道和澆口的尺寸。
(5)型腔壓力平衡。型腔壓力分為兩部分。一種是平行于模具開啟方向的軸向壓力,另一種是垂直于bmc模具開啟方向的側向壓力。軸向壓力和側向壓力必須與bmc模具中芯平衡,以防止粘合劑溢出并產生批峰。
如何滿足壓力平衡:
A. 排列均勻對稱。軸向平衡如5.1.2如圖,橫向平衡如5.1.3如圖
B.使用bmc模具結構進行平衡,如如圖5.1.4所示。這是平衡側向壓力的常用方法。具體技術要求見下一節。
考慮bmc 模具結構方面的一些問題。
(1)滿足密封膠的要求
為滿足密封要求,流道和噴嘴必須放置在距前腔邊緣一定距離的位置。通常你需要D15.0mm和D210.0mm,比如如圖5.1.5。
線槽與密封膠邊緣的距離必須大于15。確認。
(2)滿足bmc模具結構的空間要求
分揀時必須滿足bmc模具結構的空間要求,如雞鏟、排位、斜屋頂等。同時,必須確保以下幾點:
A、bmc模具結構有足夠的強度。
B、不干擾其他bmc 模具毛坯組件。
C、當有活動部件時,行程滿足bmc模具頂出要求。當有多個運動部件時,不會像如圖5.1.6那樣相互干擾。
D、鏟斗應分叉的位置應避開頂出孔的位置。
(3)充分考慮螺桿、冷卻液和頂出器,為了達到更好的冷卻效果,排位時要注意螺桿和銷對冷卻液孔的影響,冷卻液孔的位置應如下。
(4)bmc模具的長寬比是否調整
布局要盡量緊湊,以減小bmc模具的整體尺寸,長寬比要適當,還要考慮注塑機的安裝要求。